共青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19-06-06

共青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团中央关于共青团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总体要求,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思维工作格局,坚持学生导向、基层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重视基层、充实基层、活跃基层、巩固基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我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领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引领广大团学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学院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3.坚持聚焦关键问题,紧紧围绕提升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思维定式、体制机制和重点难点问题。

4.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推动,又发挥基层团组织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团组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三)主要目标

5.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组织更有活力,工作更有实效,机制更加科学、保障更加有利”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夯实学院共青团工作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为党培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学生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四)建立共青团领导体制机制

6.建立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以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推进学院团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7.推进共青团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以院团委为主要实施方,与其他部门合作,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将第二课堂的活动结算相应的学分,科学辩证地总结和提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经验成果。通过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形成富有共青团特色、凸显共青团育人的特色优势、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建立动态可持续的记录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与学生升学就业创业有效连接机制的机制。

8.创新 “积分推优入党”,公平公正公开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在党委和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院团委制定“积分入党”程序,从思想道德、学业成绩、第二课堂、志愿服务、参与活动五个方面对积极申请入党的青年学生进行考察,根据积分择优发展。由校团委、团总支负责组织实施。各党支部、团总支要高度重视“推优”工作,使“推优”工作真正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必要程序之一,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入党积极分子由团支部支委会研究决定,在各系部团总支的指导、辅导员的协助下,团支部召开支部团员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系部团总支公示,方可上报“推优”名单,使基层团支部在“推优”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主要渠道。

9.运行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制度,加强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进班团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团支部职能,建立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由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班级重要事务经支委会研究通过,由团员大会决定。辅导员或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团支部辅导员。明确团支部及支委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健全和改进“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推进社团建团、项目建团、活动建团、网上建团等新型团支部建设。

10.规范团员发展工作细则程序。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规范发展团员工作。今后发展团员,增加入团积极分子环节,班级团支部通过支委会确定入团积极分子,班级团员大会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并报各系部团总支备案。各系部团总支对班级团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进行初步预审并公示,预审合格才能履行入团手续。入团积极分子需三个月以上的培养教育,入团积极分子在发展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并参加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团的重要考察内容。

11.畅通“青年之声”平台,构建学生权益维护体制。“青年之声”是团中央倡导创办的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的网上互动社交平台,旨在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共青团+互联网”一站式服务体系,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在团委官方公众号、微信开辟 “青年之声”频道,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高校学生权益的组织渠道,探索在学院、班级设立权益部长,成为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五)加强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

   12.坚定思想政治引领为根本出发点。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学习活动进支部、进社团、进团课,引导青年学生和团学干部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好中国路、振兴中国业、筑牢中国魂”。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对青年的八字要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宣传典型,传颂校园好榜样、好故事、好声音。

14.弘扬井冈安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井冈山等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激活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忘来时的根,走好现在的路,坚定未来的梦”,执着追理想,争当新时代井冈安源精神新青年。

15.加强网络宣传,引导舆论导向。树立“互联网+”思维的工作方式,推动学校共青团互联网转型。落实“智慧建团”要求,全面建设网上共青团,做好网上有门户、有平台、有声音、有活动。加强正面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网络新媒体内容供给,引导团员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广泛动员青年师生旗帜鲜明地弘扬网上主旋律、传播网上正能量。依托网络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动态专项报告,舆情监控和动态监测机制,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六)创新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

16.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立足源头抓好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依托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堂和实践活动,选树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典型,扶持各类创业社团组织,探索建立“大学生孵化基地”,常态化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赛事,努力促进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

17.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推动全体团员为注册志愿者。支持学院在各类大型活动、生态环保、暑期“三下乡”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大学生参加双休日志愿服务活动。在弘扬井冈安源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关爱留守儿童、创新创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政策宣讲等实践服务,为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搭建平台。

18.加强青年教师联系服务。建立学院教工团支部,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和作用,团结凝聚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兼任团支部辅导员,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创业导师,密切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的联系。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挂职锻炼,促进师德培养、理论提升和业务进步。在青年教师中培养一大批先进典型。

三、组织保障

(七)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

19.学院党委行政召开的党建工作、教育工作等会议中需列入共青团工作专题内容。将团的建设纳入学院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各部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20.学院党委明确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共青团工作,学院党委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

(八)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

21.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根据学院规模和工作需求确定,按照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精神,参照《《江西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赣青联发【2017】23号)的要求执行。

22.保证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