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卫生职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04-08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3号)《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赣府发〔2022〕10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学校决定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为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制定以下实施:

一、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1.坚持定位发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紧紧围绕江西省产业发展定位、学校转型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定位,建设应用型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既要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在同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又要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结构安排、提质增效。

2.坚持特色发展。依据学校以健康养生养老为优势和特色,重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学科特色的专业(群),打造一批内部专业耦合紧密,学科知识共享度高,集聚性强,主次关系清晰,符合产业逻辑关系的高水平专业(群),为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奠定基础。

3.坚持示范引领。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综合改革项目等专业(群)建设为龙头,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发展,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实施。

(二)主要目标

按照“需求导向、培育特色、产教融合”的要求,到2025年建设2个医养结合类、医药类社会发展急需,对区域传统特色产业起重要支撑作用,在校企综合改革方面特色初显、同时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专业(群)。

二、建设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把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全过程。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政立体课堂建设。积极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在行业企业参与指导下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验室、实训基地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安排改造;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或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大力施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研制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开办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训练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品质和综合能力。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业评价制度,强化劳动素养和劳动实践评价,着力培养一批江西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

紧密对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区域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以示范专业、骨干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基础构建高水平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供给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适应性。找准“组群逻辑”,不断完善学校专业群整体布局,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实现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训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可推广、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及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完善“1+X”证书制度,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群管理运行机制,组建多方协同、跨专业教学组织,推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专业建设,开发校级特色标准,探索专业认证,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

“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优化双师队伍结构,加大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力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组建和打造一批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改革专业教师职称晋升和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将企业生产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五)提升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创新、技术服务、英才培养、创业培训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与龙头企业共建职工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面向在职员工、现役和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职业学校校园开放日、面向中小学生职业体验、面向社会便民服务等活动。聘请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专职或兼职担任专业教师,促进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传承与创新。

(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管理队伍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团队。完善校级学术委员会建设,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建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推进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扩大二级教学单位管理自主权,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

(七)提升信息化水平

以条件硬化、应用优化、质量强化为目标,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跃升。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教室、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虚拟车间等仿真实训基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新模式,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开展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

(八)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地区)院校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访学。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推进我省职业院校融入国际职业教育体系。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由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实施时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023年4月2025年4月。2023年4月-6月,进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依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现有基础加强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2024年6月,各项目进行中期阶段性进展汇报与检查,形成中期检查报告。2025年4月,项目结束时验收考评。

(三)申报范围

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社会认可度高的热点专业,主要是基础好,实训设施全,专业间逻辑清晰,就业率高的专业。

(四)实施步骤

1.所有项目均由各学院按规定的申报范围竞争申报,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提出立项项目,经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后立项。

2.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专业(群)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监督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建设力度大、成效显著的专业(群)给予经费奖补;对于工作进展缓慢、方案落实不力、建 设效果不明显的专业(群),取消经费资助,限期整改。

四、专项资金

(一)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按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拨付建设资金。建设周期内,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滚动预算、分年度拨付。

(二)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专业的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业创新训练、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6个方面,其中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使用经费比例不得超过50%。

五、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材料上报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遴选指标体系及申报书见附件1、2

                              


江西省第二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汇总表)

序号

一级指标(4)

二级指标(42)

指标说明

1

1.建设方案
30分)

1-1建设基础

1-1-1 专业群基础良好,优势特色明显

2

1-2组群逻辑

1-2-1 组群逻辑科学明确,符合产业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1-2-2 专业群内部专业耦合紧密,共享度高,集聚性强,主次关系清晰科学合理

3

1-3目标思路

1-3-1 总体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


1-3-2 具体目标分解合理,与总体目标契合度高,支撑性强

4

1-4内容举措

1-4-1 充分体现“引领改革、支撑发展”总体要求

1-4-2 建设内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全面完整,明确具体

1-4-3 建设措施实,针对性强,可操作度高,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切合学校发展实际,体现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5

1-5建设进度

1-5-1 项目建设进度科学合理

6

1-6经费预算

1-6-1 预期投入经费充足,使用计划合理

7

1-7预期成效

1-7-1 预期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可评量、可检测

8

2.基本情况
13分)

2-1 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数

2-1-1 群内各专业在校生平均数(人)

9

2-2 招生情况

2-2-1 2022年全日制高职本科、专科招生计划完成率(%)

2-2-2 2022年全日制高职本科、专科新生报到率(%)

10

2-3 专业群资源相关性

2-3-1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合作企业(个)

2-3-2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用人单位(个)

2-3-3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专业课程(个)

2-3-4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内实训基地(个)

2-3-5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个)

2-3-6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专任专业教师(个)

2-3-7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外兼职教师(个)

11

2-4 实训基地

2-4-1 校内实训基地数(个/专业)

2-4-2 校内实训基地生均设备值(万元/生)

12

2-5 专任教师

2-5-1 专业群专任教师生师比

2-5-2 通过省教育厅认定的“双师型”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5-3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2-5-4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13

3.内涵建设
25分)

3-1 教学改革

3-1-1 省级及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3-1-2 “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3-1-3 省级及以上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3-1-4 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建设立项

3-1-5 省级及以上“1+X”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立项

14

3-2 重点专业

3-2-1 行动计划认定国家或省级骨干专业、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

3-2-2 省级优势特色专业

3-2-3 建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动态调整专业

15

3-3 教学资源

3-3-1主持国家或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

3-3-2主持国家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3-3主持国家或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3-4主编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3-3-5主编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3-3-6主持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

  

3-4 师资队伍

3-4-1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含)以上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3-4-2 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井冈学者”、江西省“双百双千”人才

  

3-4-3 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

17

3-5 教学成果

3-5-1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18

3-6 科研能力

3-6-1国家或省级科研、技术服务平台

3-6-2主持或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部委科研项目

3-6-3主持省科技计划项目(包括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省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3-6-4主持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项目

19

4.培养质量
16分)

4-1 学生获奖

4-1-1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4-1-2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4-1-3学生获政府部门举办的省级及以上各类素质教育类竞赛

20

4-2 培养质量

4-2-1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4-2-2 2021届毕业去向落实率(%)

4-2-3 2021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4-2-4 2021届毕业学生自主创业比例(%)

4-2-5 2021届毕业雇主满意度(%)

21

4-3 合作办学

4-3-1 联合培养职教本科专业数

4-3-2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

22

5.服务发展
16分)

5-1 校企合作

5-1-1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班级培养学生数年均占比

5-1-2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累计值

5-1-3主持或参与教育部行指委专业标准开发,1+X 证书标准开发,省部级技术规范标准、行业或地方标准开发

5-1-4江西省产教融合育人基地

5-1-5国家或省级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

5-1-6江西省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23

5-2 承办大赛

5-2-1承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5-2-2承办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4

5-3 社会培训

5-3-1 为企业培训员工累计值(人次)

25

5-4 科技服务

5-4-1 为企业技术服务,横向项目到款累计值(万元)

 

 

 

 

 

附件2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专业群申报书

 

 

 

 

核心专业                    

支撑专业                   

                                             

                                             

       

群负责人                   

 

 

 


一、专业群基本情况

专业群名称

 

主要服务面向

 

面向职业岗位(群)

 

专业群

包含专业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在院(系)

所属专业大类

1

 

 

 

 

2

2

 

 

 

3

 

 

 

 

4

 

 

 

 

专业群负责人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职业技能证书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微信号/QQ

 

专业群负责人

代表性成就

 

 

 

 

 

 

专业群资源相关性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合作企业

 

共享合作企业名称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用人单位

 

共享用人单位名称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专业课程

 

共享专业课程名称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内实训基地

 

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名称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名称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专任专业教师

 

共享专任专业教师姓名

 

群内至少三个专业有共享校外兼职教师

 

共享校外兼职教师姓名

 

专业群基本状态数据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数(人/专业)

 

 

 

2022级招生计划数(人/专业)

 

 

 

2022级新生报到数(人/专业)

 

 

 

2022届毕业生数(人/专业)

 

 

 

2022届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校内专任教师数(人/专业)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校内实训基地数(个/专业)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个/专业)

 

 

 

 


二、专业群内专业基本情况

 序号

 

专业一

专业二

专业三

专业四

1

专业名称

 

 

 

健康管理

2

专业代码

 

 

 

 

3

所在院(系)

 

 

 

 

4

所属专业大类

 

 

 

 

5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数(人)

 

 

 

 

6

其中:一年级在校生数(人)

 

 

 

 

7

其中:二年级在校生数(人)

 

 

 

 

8

其中:三年级在校生数(人)

 

 

 

 

9

校内专任教师数(人)

 

 

 

 

10

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

 

 

 

 

11

校内实训基地数(个)

 

 

 

 

12

校内实训基地生均设备值(万元/生)

 

 

 

 

1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个)

 

 

 

 

 


三、专业群建设方案综述

3-1.建设基础

3-2.组群逻辑

3-3  建设目标与思路

3-4  建设内容与举措